因為太常有客戶問「我這命幾歲會結婚呢?」所以我早早就針對這個問題進行過研究。
其實按照多數客戶內心的期望,這個技術應該是要能夠準確指出幾歲結婚,也不該有所謂錯過的問題,最好還要能附帶指出認識途徑以及對方條件。
不過我比對命理理論與政府統計數據後的結論是,一個人「幾歲結婚」,受社會文化環境影響居多,跟一個人本命關聯不大,至少不是用占星術或八字、紫微等技術看得出來的,占星術了不起做到預測晚婚或不婚!
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,該說是起自洪能平對早晚婚的討論,洪能平早在1996年曾撰現代占星學進階一書,此書於2002年重刊,改名為《西洋占星學進階》,書中〈婚姻的論斷說明〉章,提及用二十八歲來當作一個人早晚婚的分界點,並說明怎麼從個人星盤推敲此人早婚或晚婚。
我對這個資訊的解讀是,如果一個人結婚的年紀是註定的,那麼早晚婚也該是註定的,而天體的運行是有規律的,各種命格出現率大致上也是不變的,若此,台灣人第一次結婚年齡的統計數據,應該會呈現某種固定不變的模式!所以要想知道「幾歲結婚」的預測技術有沒有可能存在,直接去查政府的統計資料就可以了,我先從主計處開始找起,結果發現這統計是內政部戶政司在做,該單位所進行的性別統計研究,其中包含婚姻與家庭部份,有個「初婚按年齡及教育程度分」的EXCEL檔可下載,檔名:ps03-03.xls。打開以後應該是看到如下圖的資料才對:
這份資料以每五年為一個級距,在2000年時,男生第一次結婚的主要三個年紀區段為20-34,但到了2010年,這個區塊卻整個延後了一個階段,為25-39歲。
女生雖然十年間,第一次結婚的主要三個年紀區段不變,都是20-34歲,但二、三名的年齡區間顛倒過來了,20-24歲結婚人數的比例由2000年的36%銳減到2010年的15%,30-34歲結婚的人從2000年的12%暴增到2010年的30%。
要探討原因我認為也很簡單:念大學的人變多了,大家把時間花在唸書上,經濟獨立的時間自然後延,連帶讓國人初婚年齡也跟著延後。當初主張普及高等教育的人,一定沒想到會有這結果,該算是種蝴蝶效應了。
那麼拉回原本的話題,既然初婚年齡會因國家教育政策而改變,自然可證結婚年紀並非命中註定,而是環境因素所造成的。
其實這研究我早就完成了,只是太常被客戶問到,尤其最近又被連續問到了幾次,想想不然就特別寫篇文章以為註記吧!從統計證據上看,某些常被認為命理可以做到的預言,其實是神話,並不合於現實啊!
取而代之地,我認為預測結婚年齡比較可行的作法,應該是要配合社會實況,抓出可能結婚的年齡區段,然後透過逐年流運去推敲,看哪幾個時間點比較有機會結婚,無需硬去弄一個唯一式、命定式的答案!
附註:
在寫完本篇的同時,蘋果日報有則報導,也不約而同地討論了一個類似的概念,標題為:女大專生嘗禁果 28年飆5.7倍!
就我所知,也曾有命理師想鑽研這個主題,主要是想透過這個技術,來理解哪些命格較易花心難定,作為協助客戶擇偶時的一個判準。我當初聽到此論,就覺得這類資訊委實太難取得,根本就沒花心思研究,現在看來,這也是一個受社會文化影響的行為吧。蘋果日報整理出來的圖表很清楚,怕日後連結毀了,所以把那圖檔擷取出來放這邊。
留言列表